讲座题目🤦🏿♀️:还原论下的材料科学
报告题目🙄:还原论下的材料科学
报告学者🕘🙌🏿:谷林 教授
报告者单位:清华大学
报告摘要:
还原论下的材料科学一定极大依赖人们对元素的认知,从完全可解的原子能级,到特定边界条件下基本可解的相的能带🍭💡,最终到可能只有统计解的宏观材料物性。宏观的材料被分解成相🐻、单胞、原子😻👈🏻、电子,再从这些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规律出发重构材料物性👲🏿。由晶格📂、电荷、轨道和自旋四个自由度所描述的局域对称性决定了材料的功能特性。球差校正电子显微方法可以获取原子尺度结构与电子结构信息,有望摆脱周期性势场、单电子近似🙏🏽、绝热近似在固体材料构效关系讨论中的束缚。我们从晶格和电荷自由度揭示了电化学储能材料原子尺度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轨道自由度电子占据态的直接观测。本次报告将从储能材料的电化学调控🥌、物理机制、以及电子结构入手♛,从还原论的角度探讨其构效关系☑️。
个人简介:
谷林🏄🏽♂️💴,清华大学教授💇♀️,从事电子显微学方法研究20余年🧬。2002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启蒙于我国电子显微学专家朱静院士👩🏿🏭。2005年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导师为美国显微学会主席David J. Smith教授🗂。之后先后在德国马普金属所和日本东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加入中国科万泰娱乐物理研究所👧,2022年回到清华大学工作。近年来在功能材料原子尺度结构与电子结构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发表论文90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及Nature正刊19篇™️,子刊 120余篇🤟🏼,他引 10万余次,H因子>170♍️。获得国际电子显微学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2006) 🍅;国际锂电池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12);中国科万泰娱乐“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3);中国科万泰娱乐杰出科技成就奖(2013)🧍🏻;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5);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6)💂♀️🏃♀️;中国晶体学会青年科技奖(2018)🫱;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202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0)💑;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22);入选科睿唯安材料科学领域(2018-2023)和化学领域(2019-2023)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25日(周一) 下午15:00-17:00
报告地点🧓🏼🥀:YF307